首页 > 文章详情
恶鬼来抓小孩了 | 妖怪图
来源:志怪mook
作者:盛文强
创建时间:2022-03-18 07:24:22


· 恶鬼与布袋和尚游戏图 大苏芳年 ·

《恶鬼与布袋和尚游戏图》中有一狰狞恶鬼,要抓小孩来吃,却被布袋和尚平伸双臂给拦住,于是一群孩子都跟在布袋和尚身后,与恶鬼玩起了老鹰抓小鸡的游戏,这里应该叫“恶鬼抓小孩”。

布袋和尚是五代后梁时期的高僧,传为弥勒佛的化身,他体胖腹圆,笑口常开,手提一条布口袋,四处化缘,时常口诵偈语:“我有一布袋,虚空无挂碍。展开遍十方,入时观自在。”其形象一如寺庙中的笑面弥勒佛。

· 布袋和尚图 南宋 梁楷 ·

后来布袋和尚的形象传到日本,被列为“七福神”之一,是洪福吉祥之神。在《恶鬼与布袋和尚游戏图》中,布袋和尚的画法受到了南宋画家梁楷的影响,重笔扫出衣纹,袍袖飞动,布袋和尚在这里又担任起保护儿童的职能,使孩童免遭恶鬼伤害,从而健康成长。但见孩子们的长队排成了S形,一个一个互相牵着衣襟,布袋和尚笑容可掬,颇有憨态,略低头看着恶鬼,而恶鬼躬身控背,似乎是气急败坏,明显有些吃力,始终难以越过布袋和尚的双臂。

除了戏谑滑稽的场景之外,该图的趣味似乎更在于介乎戏里戏外,可以看做是传说中的恶鬼抓小孩、布袋和尚护佑的场景呈现,也可看作是一场角色化妆的游戏,神话与游戏的边界打破了,互相渗透。整个画面所传递出紧张而又欢乐的气氛,又可作为迎吉纳祥的画卷来悬挂。

恶鬼抓小孩的游戏不知起源于何时。在中国,该游戏称之为老鹰抓小鸡,清代时已极为流行,据商参《民国乡土儿童游戏》所记录的烟台福山县“捉小鸡”游戏场景如下:“较大的孩子做老母鸡,小的儿童都扯着他的衣服后襟为小鸡,另有人做捉小鸡之老鹰,这时母鸡做保护小鸡之种种姿势,后面小鸡也随着周旋,至老鹰捉着一个为了局。”

这是距今上百年的游戏场景,该书还有类似的记载,譬如泰安的“吊小鸡”游戏,规则又有所变化:“推一人为老雕,一人为鸡头,其余的均为小鸡,玩时,做小鸡的牵着鸡头背后的衣裳一一相联好像鱼贯的样子。鸡头东遮西挡,不教老雕吃着小鸡。有时小鸡们眼看危险了,赶快伏在地上,老雕就不能吃它了。”

老鹰抓小鸡万变不离其宗,虽然名目不一,锻炼灵敏度和合作精神,时至今日,仍是许多人挥之不去的童年记忆。商参在《民国乡土儿童游戏》中说,“大人们是喜欢小孩安静得像只木头鸡”,显然是批判的态度,认为应当激发孩子气,遵循孩童的天性,大人们也应该向孩子靠拢,于是他又写道:“我愿普天下的大人们,都要恢复他的孩子气儿,都要屈尊些去和孩子们玩玩罢,他的虚伪也许会减轻些个。”

· 老鹰捉小鸡 二十世纪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