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图为天津杨柳青年画《十二像》,也即“十二相”,指的是中国的十二属相,其形成时间不可考,湖北云梦秦简及甘肃放马滩秦简中已有十二属相的记载,只不过与现在稍有不同,比如当时的午对应的是鹿,而不是马。到东汉王充的《论衡》中,才有了和现代十二生肖一致的版本,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该图有题诗一首:“从来白马怕青牛,羊鼠相逢一旦休。猛虎遇蛇如刀断,金鸡见犬泪交流。辰龙玉兔不见面,亥猪一生怕猿猴。”说的旧时结婚应当避讳的属相,当然是迷信之说,当不得真。然而图中将十二生肖画成精怪模样,倒是活泼泼的可爱。这里用到了两种构成妖怪的方法,在清代年画中较为常见,有别于《山海经》模式下的人面兽身以及兽面人身等杂糅状态,而是以“坐骑”来表明真身,鼠精骑着鼠,牛精骑着牛,虎精骑着虎,兔精骑着兔……它们幻化为人形,手持兵刃,两两对战,以配合前面所说的属相犯冲的观念。
跨乘坐骑的小人儿,正是动物修成的人形。而蛇和猴则又是另外一种形态,它们没有坐骑,而是手持兵刃做出了京剧舞台上的亮相动作,手心或头顶放出一道红光,在红光中出现了原形。蛇和猴遥相呼应,在画面的两端,用两道红光穿插,达到了视觉上的平衡。
坐骑式的形象更加符号化,一望即知其本来面目,清末的胶东剪纸也有大量的坐骑式十二生肖。而红光显化原身,则更像是妖怪的做派,也曾见于《老鼠娶亲》《盘丝洞》《白蛇传》等年画,譬如白素贞头上升起一道白光,里面显化出一条白蛇,也是类似的构图方法。这样一来,狰狞可怖的妖怪退场,代之以诙谐而又可爱的形象,且易于辨识,也符合国人喜祥瑞、好团圆的民俗文化心理。《十二像》里的妖怪形象,正是这种心理的投射。
下面,我们来看《十二像》的细节部分,十二只妖怪活泼可爱,戏谑欢愉之中,暗将岁月消磨。看,它们正向你走来——
子鼠
丑牛
寅虎
卯兔
辰龙
巳蛇
午马
未羊
申猴
酉鸡
戌狗
亥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