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迷人的“模”样
来源:起承文化
作者:王璐
创建时间:2022-03-29 03:36:44

中国人向来是举重若轻的高手,能把许多复杂而深沉的情感,“不经意地”藏在生活的角落里传递下去,一代又一代,悄无声息,又绵延不绝。

譬如,一把最普通不过的米面,便可在人们的巧手之下,幻化出不同的模样——印刻了蟾宫桂影,便成了象征团圆的月饼;雕龙画凤,大可用于馈赠新人;福寿仙桃、瓜瓞连绵,又讨得老幼欢欣……

人们如此直白地,将幸福的图景镌刻在眼前,再吃到肚里,凝结成一股信念,把生活支撑起来,再延续下去。

这一切轻巧地附着在小小的糕饼之上,以其迷人的“模”样,无声地诉说着那些久违了的人间情分。


寿字糕饼模 王来华收藏


象形寓意,物以情观

在学者看来,传统吉祥图案设计,把自然现象人格化、理想化、社会化,与人的道德情感进行类比,使“天人”关系成为伦理、道德、审美的演绎,象形寓意,物以情观,创造出“更高于现实性的幻觉物”。

糕饼模,就是将精神诉求与物质需要相结合的典范。


仙人驾鹤 王来华收藏


早在唐代,笔记小说《酉阳杂俎》就记录了一种名为“五色饼”的食物的制作方法,需“刻木莲花,藉禽兽形按成之”。五代时,开封皇家僧舍旁一座糕饼坊,以狮子形状的“花糕员外”闻名遐迩。元代《居家必用事类全集》记载了时人每逢寿宴,必要摆上印有“寿”字,或带龟形图案的寿饼,喜宴则少不了“葵花馒头”。

这些有着特殊造型和图案的点心,大多都要用专门的模子刻制而成,这种技艺随着木刻画艺术的成熟,在明代发生了质的飞跃。


广西地区糕饼模 王来华收藏


陶瓷糕饼模 王来华收藏


文史学家郑振铎曾说过,“中国木刻画发展到明代万历时代(1573-1620),可以说是登峰造极,光芒万丈。其创作的成就,既甚高雅,又甚通俗。不仅是文人们案头之物,且也深入人民大众之中,为他们所喜爱。差不多无书不插图,无图不精工。”

一部中国古代版画史实际上就是一部中国古代插图史,也是一部中国线描史。可谓有图就有意,有意必吉祥。这也深刻地影响到了糕饼模的制作,各类纹饰成为了图解人们心中吉祥愿望的文化符号和文化载体。


山西地区糕饼模


徽州辖内的熊氏家族,便时常在自家制作的糕饼模上以“刊”刻款,如“戊辰茂泰刊、癸丑熊名佳刊”等,旧时刻制书籍雕版时,落款以“刊”结尾的居多,可见从明代至晚清民国,木刻画艺术在各个领域都有着恰当的表达。

在图案选择上,更是不一而足,从瑞兽杂宝,花卉果蔬,到神话故事,吉语祥纹,再到月饼独有的蟾宫桂影。每一个类目都在历代民间艺人的手中衍生出千变万化的形态,和妙趣横生的旨趣。

闻一多在《说鱼·探源》中写道:种族的繁衍如此被重视,而鱼是生殖力最强的一种生物,所以在古代青年男女之间,若称对方为鱼,就等于说“你是我最理想的配偶!”通过烹鱼、吃鱼,隐喻生儿育女,同时繁茂的植物也可预示本族人丁兴旺。于是,在胶东半岛一代,便出现了大量以鱼为图案的糕饼模(当地俗称磕子),同时还有象征多子的石榴、莲蓬,绘有瓜、蝶(谐音瓞),寓意绵绵瓜瓞、民之初生等含义的动植物图案。


千里马糕饼模 孔繁义收藏



在浙江慈城,人们以年糕板装饰年糕,表现手法十分多样,既有传统的象征和寓意,也有表号(代表符号化)手法,如以鸟表现日,以兔表现月,同时还有利用谐音的夸张手法,如用蝙蝠和钱币的组合,表达“福在眼前”。

一些糕饼印模还巧妙地让使用者参与互动,如宁波的印糕版“五蝠(福)捧寿”,只绘制了四只蝙蝠图样,中间刻了一个寿字。取意“当使用者手捧这个图案的糕点时,福就到了你的手里,你就充当了一个福,这样就凑齐了捧寿的五福”。


喜上眉梢和金鱼 (翻刻橡皮泥模型)孔繁义收藏


天津社会科学院的王来华教授,用了20余年的时间,走访各地,挖掘收藏了数千件糕饼模。在他的专著《中国传统糕饼模》中,以图文并举的方式全面地展示了糕饼模的历史和文化。

仔细研究还不难发现,从北到南,制作和使用这些传统糕饼模的区域基本上是沿海地区,或相对富庶的地方。相对发达、繁荣的经济和贸易活动,稳定、富裕的百姓生活,为糕饼模的流行和传承创造了条件。

在王教授看来,糕饼模是百姓用以“文化”生活的尝试,“吉祥的祝福深入到他们生活的细节中,融合日常的饮食、节日的快乐和虔诚的期待,给他们以生活的希望和信心,让人们看的更长远,心态更平和,把它们的生活支撑起来,再延续下去。”


状元及第 (翻刻橡皮泥模型)孔繁义收藏


与生命礼俗久别重逢

无论是崇尚面食文化的北方,还是偏爱米食文化的南方,不同称谓的糕饼模皆有各自的拥趸。人们以其装点生活的同时,更赋予其特殊的功用。

据台湾民俗文化学者简荣聪先生的研究,在台湾,印有吉祥图案的糕饼(当地称其为粿)几乎伴随了人的一生。

婴儿出生后三天,需沐浴,抱到正厅拜神佛祖先并命名,接受亲友道贺及“三朝之礼”,产家则要做油饭、米糕分增亲友,此之谓“汤饼之喜”,饼上需印菊花、元宝或福字。此后的满月,婴儿四个月“收涎饼”、抓周,统统少不了糕饼的影子。


月牙形糕饼模 孔繁义收藏



孩童十六岁时,要“做十六”,即成年礼,除了要备办丰盛的祭品外,还要购一座“七娘妈亭”,成年礼毕后,需将红龟粿分送邻里亲友,以知会喜讯。

结婚完聘前后也同样少不了糕饼,胶东人家订婚要做巧饽饽,一般是婆家送给娘家二十只面桃,娘家留下十个,同时制作更丰盛的回礼,有四对、六对、十二对不等的鸳鸯、金鱼、狮子、蝴蝶、佛手、龙凤等等。

民间盖房造屋,同样以面食花样代替祭祀品。到了上梁日,大门旁摆上一对面老虎,意为“看门虎”;在梁头摆上大佛手、大鱼,意为“富裕”;在屋脊两端摆上龙凤,取义“龙凤呈祥”;在窗台摆一对大面食葫芦,意为“福禄万代”等等。吉时一到,鞭炮齐鸣,此时还要扔撒一些巧饽饽、巧果,以此庆贺。


四仙人 孔繁义收藏


厦门等地,还有流传了三百多年的“博饼”游戏,传说当年郑成功为了在中秋宽释士兵愁绪,发明了此游戏,以掷骰子的方式博取代表郡王之数的六十三块大小不一的饼(九九八十一是天子之数,八九七十二是亲王数,郑成功封过延平郡王,所以可用郡王之数),其中博中状元饼的人一年都会运气特别好。这个习俗连同状元饼的美好寓意,如今依然在多地流传。

在台湾粿模博物馆里,还能见到专用于丧礼的“哀感谢”模,专门用于丧礼印糕,答谢宾客。而到每年清明节时,无论台海,南北,各地都曾有过制作“印墓粿”、青团、“清明粿”祭拜祖先的习俗。在扫墓结束后,大户人家会燃放长串鞭炮,把掺了“鼠曲草”或“艾草”而呈青色的“粿品”分给前来帮忙的孩子,以示“祖德流芳”,同时也希望孩子们不要调皮破坏坟冢。一位还保留着那时记忆的老人回忆,“每个人的耳朵都竖立着,唯恐错过任何一个鞭炮声,少了一个分到墓粿的机会。”

台湾文化学者黄永川曾深情地回忆小时候过节前夕的喜悦,“听到母亲说要’做红龟’了,就会迫不及待地表示,’我来洗粿印’,然后端把椅子垫脚,小心翼翼地把粿印取下来。……手摸在凹凸有致、略觉刮手的粿印纹理上,就有一种说不出的快感,年节的喜悦,就从洗粿印开始了。”

人类学家张光直教授曾说过:“吃的角度,可能是理解一个民族精神气质和精神内核最重要的切入点。”简先生认为,这些印模在民间社会长时间的存在,不仅代表了民间的饮食文化,还反映出“丰美” 的民俗信仰、节庆生活和礼仪往来,显现着生活与艺术结合在一起的传统风俗,是“艺术的生活化”和“生活的艺术化”,富有年节喜庆之美、生命礼俗之美与历史文化之美。


螃蟹(橡皮泥翻刻)孔繁义收藏


角落里的民俗

随着城市化进城的加快,民俗赖以生发的土壤——乡村正在一点点消失。冯骥才感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正在被改造得浅显粗陋”。仿佛一夜之间,老式糕饼模迅速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了只有收藏者才津津乐道的“藏品”。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莫瑟博物馆,陈列着一只有着近百年历史的樟木糕饼模,是第一个成为藏品的糕饼模。它长22厘米,宽12厘米,厚1厘米,由两块木板组成,一块板上有一个直径约六厘米的“洞”,其中雕刻了一朵绽放的荷花,另一块板上刻着双喜纹饰,两块木板以铰链轴连接,成为一个“并合装置”。


河北地区糖塔模 孔繁义收藏



这块印模曾属于浙江龙泉一家普通的临街糕饼铺子。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专门研究人类生产工具的德国学者鲁道夫·P·霍梅尔,在前后长达八年旅居中国的田野调查中,意外发现了这种“精致的”食品模具,并立刻决定收藏一枚,“不贵,只要几便士,但拿走它会中断如火如荼的点心制作生意,所以要耐心等上几天,等做了新的出来才行。”

他将这段经历,连同糕饼模具的详细使用方法,记录在专著《手艺中国:中国手工业调查图录1921-1930》中,成为世界上第一份关于中国糕饼印模的文献资料。

如今,红火的点心制作场面已不复存在,曾经繁复的礼俗也简化成了单薄的“中秋节吃月饼”,月饼本身也多为机器模具压制而成,传统手工艺所带来的温润质感和奇妙想象,在不经意间从指缝里流逝。
然而,技艺的流转带不走的是记忆的传递。“霞海城隍庙每年农历五月十三为城隍爷诞辰准备的寿桃,八月十五月下老人诞辰用的蛋糕,还有重庆北路交流道旁的觉修宫、东河禅寺的福寿糕,都是从我小时候一直合作到现在的。”台北十字轩糕饼铺第二代掌柜邱献德说。

尽管如今许多旧式的糕饼模,随同大量的旧时民俗一起被收藏进了博物馆,但那些承载在物品之上的岁月却始终以美的方式,给人们带来源源不断的慰藉。

中国人放在糕饼模中的那份对生活、对家庭、对人间美好的愿望,依然在自然而然地默默流传。倘若给过去一个未来,今天的模样是否会更加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