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一团和气:古人职场社交的共赢法则
来源:起承文化
作者:王雅琨
创建时间:2022-03-04 15:50:56

湖南隆回的滩头镇,自唐代起就因制作木板年画而久负盛名。在其众多题材中,有一幅《和气致祥》广受欢迎。


画面上,一个团成一团的老妪梳着圆圆的发髻,满面笑容。她身着一件鲜艳小袄,胸前挂有长命锁等饰物,手里捧着一幅卷轴,上书“和气致祥”四个大字。


据传,画上的老妪名叫“和气菩萨”,她原是一位卖帽子和蒲扇的老婆婆,因待人亲切善良,感动了上苍,于是六月降下飞雪,让她的帽子销路大涨。到腊月时节,天气又变得酷热难耐,她的蒲扇也因此抢购一空。


“和气菩萨”的真实性并不可考,但学者们普遍认为,这幅年画的创作灵感应该是源于一位帝王的经典画作——《一团和气图》。


和气致祥又名一团和气,源于苏州桃花坞,为桃花坞年画的代表性作品之一。画面用变形的手法将一儿童形象画成圆形,表达“团”和“和”之意。画幅上方一只蝙蝠衔着的果实上刻有“如意”二字。人物服饰花纹丰富而细密,上衣以“祥云纹”衬底,缀以“大团花”“小散花”铺面,花形工整,“如意”形披肩排花有序;裙腰铺满“龟背纹”,裤子则以“卍”字为底,面缀小型团花。人物鞋面细部,同样饰有精细花纹;袖口、披肩、腰裙、裤脚等处镶边,均配富有变化的装饰纹样;人物上端装饰题“和气致祥”,点出画面的主题,体现了明清版画独特的精致和细腻的工艺特色。


帝王之志的写照


最初的《一团和气图》并非只画了一个人,而是三个人。


明宪宗朱见深,因年少时被迫卷入叔父们的皇位之争,他性情内敛,甚至落下了口吃的毛病。不善言辞的宪宗热爱艺术,很快,绘画就成了他精神世界的桃源。


在宪宗所有作品中,属《一团和气图》最为有趣。画面乍看是一位身形浑圆、盘腿而坐的弥勒。但如果仔细看来,就会发现画上一共画了三个人。弥勒端坐正中,左拥一位道家老者,右拥一位方巾儒士,儒道二人各执经卷一端,微笑抵膝对坐。这幅画构图巧妙,三位人物的样貌神态皆集于一体,儒、释、道三人合为一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宪宗作《一团和气图》时,灵感源自唐代典故“虎溪三笑”。据说魏晋时期,佛家的慧远法师与儒家陶渊明、道士陆修静一见如故,三人相谈甚欢,不知不觉走到了虎溪桥,直到听见林中虎啸之声,三人才大笑告别。


然而,尽管《一团和气图》所画题材是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和谐图景,但作为一国之君,宪宗关心的又何止是宗教派别间的和谐?


《一团和气图》作于1465年。粗看似一笑面弥勒盘腿而坐,体态浑圆,细看却是三人合一。左为一着道冠的老者,右为一戴方巾的儒士,二人各执经卷一端,团膝相接,相对微笑,第三人则手搭两人肩上,露出光光的头顶,手捻佛珠,是佛教中人。作品构思绝妙,人物造型诙谐,用图像的形式揭示了儒、释、道“三教合一”的主题思想。


中国历代的统治者们很早就开始在政治上追求“和”的艺术。西周末年,周幽王在的太史史伯就已经有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论述。到了春秋时期,孔子的儒家学派将“和”的语义进一步拓展,提出“礼之用,和为贵”,倡导以礼教对社会进行约束,君臣百姓各司其职,和谐共处。


从汉代开始,儒家思想逐渐成为统治阶级治国理政的主流思想,对于有“明君”、“仁君”之志的君王们,政通人和是他们重要的政治理想。


画《一团和气图》那年,朱见深十八岁。而就在一年半以前,他才刚刚登上皇位。在他登基前不久,他的父亲英宗对他叔叔代宗在朝内的政治势力进行了一番清洗,搅得朝野上下人心惶惶。宪宗继位后,朝外又暴乱不断,多地出现盗贼泛滥的现象,广西、四川等地也先后发生叛乱。


在朝中朝外满是“戾气”的时候,宪宗完成了他的《一团和气图》,并在图赞中写道:“合三人以为一,达一心而无二。忘彼此之是非,蔼一团之和气。”


这两句话道出了宪宗真实的渴望,他想要的是满朝文武不计前嫌,团结一致,是党派之间放下恩怨,精诚合作。


回顾宪宗一生,他也的确在努力实现着他在图赞中写下的愿望。成化元年,他任命赵辅为征夷大将军,发兵平定广西和四川。随后,他恢复了代宗此前被废的帝号,并为于谦等前朝罪臣们平反。


成化三年,曾有一位官员提出追查代宗当年废他太子一事,宪宗回应道:“景泰事已往,朕不介意。”


苏州街头的一团和气。


百姓之愿的寄托


明清商品经济高度发展,商人群体的收入增长迅速,而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官场仕途的窘迫。于是,从明朝中期开始,越来越多的文人“弃仕从商”,而他们也将儒家思想带入到了民间商业领域,极大地冲击了传统从商理念,的儒商群体逐渐壮大。


《初刻拍案惊奇》中有一篇《倒运汉巧遇洞庭红》,就生动地勾勒出了儒商的形象。故事的主人公名叫文若虚,他生性乐观,为人仗义。因做生意赔了钱,便随朋友出海散心,哪知他的大气与诚实竟让他一路好运连连,发了小财,回到家乡后便过上了富足美满的生活。


这个故事与滩头镇“和气菩萨”的故事颇有些异曲同工之妙:待人宽厚、讲求信义的好人终有好报。为人处世中的“和气”之道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想象联系在了一起,“和”仿佛成了一方信仰的沃土,财也好,福也好,只要你时时耕种,它都能为你开花结果。


成化十八年,宪宗主持编纂了一本《全真群仙集》,将《一团和气图》收录其中。就这样,这张图从紫禁城的深宫大院流入到了民间寻常百姓家。由于构图和谐饱满,寓意又与民间百姓对“和”的朴素追求不谋而合,《一团和气图》很快就成为了民间艺术家们进行二次创作的蓝本。


明清的民间艺人在对《一团和气图》进行加工时,逐渐弱化了原有的君主对臣子的“教化”之意,而是增添了许多民间传统的吉祥含义。


例如雍正时期的姑苏版年画《一团和气图》就率先将原图中的“儒、释、道”三人改为一人,并将男性老者改为了一个既像老妪又像孩童的形象,还为她添上了长命锁、佛手、灯笼、桃等装饰,以此来象征长寿、多福、团圆、喜庆等民间美好祝愿。


嘉庆时期的民间艺人们则对《一团和气图》的色彩做了调整,并在人物服饰上极尽精巧华美之能事,让整个画面看起来富贵高雅。


或许连宪宗自己都不曾想到,他在深宫中创作的《一团和气图》,最终竟会演化成一个稳定的民间视觉符号,并长久地流传下去。


或许画上的图案已几经变幻,或许“庙堂”与“市井”在这幅图上寄托的志趣并不相同,但人们从这张图上汲取的信念始终不曾改变:与人为善,和气相处,美好的明天总会到来。


参考资料:

1. 左汉中,2006年,《中国民间美术造型》

2. 郑丽虹,2008年,“苏式”艺术与吴地民俗

3. 吕绍明,2013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4. 蔡苏龙,曹秀华,2008年,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儒商伦理的形成

5. 钟长祺,浅析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一团和气图”中“和”的寓意

6. 吴震,2016年,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一团和气》不同版本的比较研究

7. 边鹏,陈见东,2008年,年画中的“一团和气”与“和合二仙”考—兼谈“和合”观念

8. 黄永飞,刘少牛,2008年,桃花坞年画题材人文精神浅议—以年画《一团和气》为例

9. 黄永飞,刘少牛,2008年,从惠山泥人大阿福看民间和谐观

10. 周柳燕,2006年,论明清小说中的儒商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