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十二岁时记·清明|清明风已至,万物生长时
来源:起承文化
作者:十二岁时记
创建时间:2022-04-01 05:28:01

岁时由来 

清明风已至,万物生长时



《历书》有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风已至,万物生长时,从节日的渊源来看,和今日人们的普遍认知有所不同,清明原本是个极其欢快的节日。《东京梦华录》有过记载,北宋时期,每年的清明节,人们都会出城踏青,往往就芳树之下,或园囿之间,罗列杯盘,互相劝酬。都城之歌儿舞女,遍满园亭,抵暮而归 只是由于在历史上,上巳节、寒食节和清明节的时间相靠较近,人们逐渐将其连在一起过。久而久之,清明节也因融合了寒食节祭扫坟墓和上巳节踏青的习俗,而同时具有了肃穆与欢乐相交融的双重色彩。


礼俗图鉴




插柳戴柳 | 古书记载道,清明日,家家户以柳枝插门上。”“清明日,戴柳枝于发。可见,插柳戴柳是清明传统风俗。关于该习俗的由来,有这样一种说法:古时民间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为三大鬼节,受佛教文化的影响,人们认为柳有辟邪、洁净、祛病的含义,并将其称作鬼怖木。我们常看到的手持净瓶的观音菩萨形象,即是以柳枝沾水济渡众生。清明时逢柳树发芽之际,人们便自然风行插柳戴柳,防鬼怪侵扰了。




放风筝 | 天地清明春风柔和,在古人的眼中,清明的风很适合放风筝。风筝亦被称作纸鸢、纸鹞,古有俗谚道:清明断鹞放灾,剪断纸鹞,意味着放走灾气。因此,清明节人们会将想要攘除的灾祸、病患写于风筝上,待其飞上高空后,便将牵引的丝线剪断,祈愿清风将其送至天涯海角,让病患也随之飘然而逝。




蹴鞠·拔河 | 蹴鞠,即踢球,古人踢的球被称为,球皮由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填充塞满。杜甫有《清明》诗为证,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蹴鞠是清明时节民间盛行的活动。拔河,又名牵钩,发明于春秋后期,起初盛行于军中,而后传至民间,因唐玄宗曾于清明节举行大规模拔河比赛,自此清明便有了该习俗。




荡秋千 | 荡秋千是清明节的游娱活动之一。《荆楚岁时记》记载:春时悬长绳于高木,士女衣彩服坐于其上而推引之,名曰打秋千。 古时的秋千由树桠枝作架、再拴以彩带制成,女子身着缤纷艳丽的服饰坐于其上,随着秋千的起伏而自由荡漾。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载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竟竖秋千,令宫嫔辈戏笑以为宴乐。帝呼为半仙之戏,都中士民因而呼之唐宋时,荡秋千也被称作半仙之戏,不仅翩翩若飞更能舒展身心,因而备受人们的喜爱。




吃青团 | 据《琐碎录》记载:蜀人遇寒食日,采阳桐叶,细冬青染饭,色青而有光。清明节讲究三天内不能生火做饭,只能吃事先做好、无需加热的冷食,于是人们便利用清明前后特有的艾草汁,将其和于面粉内制成青团。这种传统小食既清香可口又能饱腹,且存放时间亦久,因此,吃青团的习俗便也流传至今。





请蚕猫 | 古时以蚕为业、以茧为生的蚕户们,为了防止老鼠偷吃蚕,有在清明节请蚕猫的习俗。她们打扫干净蚕室,堵好鼠洞,并将泥塑彩绘的蚕猫置于僻静墙角处,以祈求蚕猫获得神明的感应,为她们驱走老鼠、辟除恶气。


岁时神助 | 风伯雨师 · “神助之力彩蛋揭秘



为人间苗苗洒降甘霖的雨师和鼓着腮帮吹纸鸢的风伯,有被眼尖的粉丝发现吗?


风伯雨师在汉族神话中,是掌管风和雨的两位神仙。风俗通义》的《祀典》写道,风伯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养成万物,有功于人。王者祀以报功也。风伯之职——掌八风消息,通五运之气候即掌管八面来风的消息,运通四时的节日气候。雨神的神话则源自于雨水崇拜,作为农业大国,中国民间对于作物生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降水自然是极为重视。对风伯和雨师的祭拜,目的在于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本质皆源于日月岁时、天候历法,现实的指向则为农业生产与济时育物。


风伯雨师是「神助之力IP」家族中的两位神仙。「神助之力IP」灵感源于东晋史学家干宝所著的《搜神记》。我们在其中提炼了形形色色的神仙人物,并使用了常以神仙为题材的木版年画工艺的视觉表现风格进行设计转化。从上古到民间神,上下五千年的百位神仙图谱,它们以不同的个性、寓意、文化底蕴来到当代,退下玄幻莫测的神秘色彩,守护生活日常中的你我。


清明时节天地豁然清朗,处处潜藏生机

我们特意打造了一款踏青必备单品

——风伯雨师同款神仙包袱



助你成为自带呼风唤雨buff、出场即有包袱的人~


总策划:小白 统筹:法兰黄

内容创意:小新、笑雪、小爽

视觉呈现:小树、李子

技术开发:江伟、神马

产品:肉姨、一楠

执行:玲玲、大壮